- UID
- 58025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- 积分
- 52682
- 注册时间
- 2009-5-10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SH2017
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5-12-23 08:52:09
|
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tomcanty 于 2015-12-23 14:36 编辑
网上一汽大众迈腾有检测的视频。但我测试过了,和我们明锐1.8T数据无可参照性。
一汽大众有没有这个免费检测,估计也没有。(因为:这个是涨紧器与链条设计与使用的问题,不知道国外是不是也故障?貌似属于召回范围)
一般厂家都说6万公里后,冷车情况下出现问题的概率较高:
成因是:在机油液面低于MIN线下,冷车情况下易出现该故障或者说是长时间未更换机油,冷车情况下发动机未能够充分润滑,而引发活塞与缸体间摩擦阻力增大,加之,设计不给力的涨紧器不能发挥较大涨力为共同诱因,使在正时链条传动控制的工况下,较大阻力造成链条与齿轮间打滑。像“自行车掉链子”一样,造成排气顶杆不能随链条控制的节奏做工,错误的做工或不做工,被活塞顶变型,而最终至使发动机大修。
从厂家非正式的建议更换涨紧器以解决“凸轮轴延时故障”这件事看,及我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判断(零件编号为:06H)涨紧器却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(原来这个涨紧器06H是双侧面齿条型,06K改进型的是顶杆周圈齿条型)。那做为未出现或已出现故障维修后的车主,如何面对这一问题呢?
一,保持良好的用车习惯:
1、时常检查机油液面不能低于MIN线下,应为MAX与MIN之间。不足时补充。
2、后备箱要常备1L装机油。
3、发动机要按时保养,避免机油过脏,润滑效果差。不是更换维修后,就不再会出现这问题,这厂家和4S店也都没给我们打保票(这发动机正时链条可是免维护的)。
二,更换新的涨紧器与链条,降低故障发生率。
或许有第一条良好的习惯,就能避免第二条:发动机先天不足引发的故障。但我的车子也是在没问题的情况下(当时已9万公里了),进行了更换涨紧器等维保。其实就是花钱买心安!无奈之举!
综上所述,看看第三代EA888发动机,上海大众首先运用在零渡车上。发动机升级改进的均是稳定性的方面:如,油汽分离器,涨紧器,正时链条,导轨等方面。其他方面并没什么提升,烧不烧机油还不能定论,所以再换车,还是要等等,待搞清楚吧。其他品牌有没有这种情况,还不一定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