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役电池流入黑市 新能源造车要警惕末端污染
新能源汽车正成为炙手可热的“香饽饽”。然而,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环,退役电池回收暗藏风险。业内人士指出,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,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,带来安全和环境隐患。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是近些年的风口赛道,前不久百度、小米等企业都宣布进场,各路造车新势力激烈搏杀。但随着市场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,更符合环保方向的新能源汽车,其电池回收领域新的安全和污染风险也在不断增加。
从报道来看,电池回收的隐患主要体现在缺少完善、成熟的回收体系,大批退役电池流入黑市,流向了一些无资质或者生产不规范的小企业、小作坊,而它们在拆解破碎、有价金属提取过程中,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保处理。
事实上,正是考虑到退役电池回收处理的乱象,2019年,工信部曾下发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(2019年本)》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(2019年本)》两份文件,为行业立规。比如,其中对回收企业设置了“白名单”。然而一方面,它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规定,缺少足够的约束效力;另一方面,现实中一些小企业由于低安全、环保投入,所以能够给到很高的回收价格,对车主更具吸引力。因此,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,并未根本改善。
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乱象,说到底还是因为在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,产业链后端的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和造车速度形成了脱节,车企、回收企业的经营缺少成熟的规范。
需要注意的是,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跨越的关键节点,而一般来说,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正好在5年左右,这意味着行业爆炸式增长带来的潜在污染,风险已经全面来临。
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并给予各种政策优惠和补贴,原本是因为它更节能环保,但如果行业快速增长导致污染问题不断突出,这本身是和新能源的发展初衷相背离的。因此,针对电池回收等行业乱象,必须直面其风险和隐患,在制度层面趁早完善。
比如在回收企业门槛方面,考虑到白名单企业和中小企业、作坊之间的环保投入差距,在退役电池的回收上,前期是否可以考虑加大对正规企业的补贴力度?或者加大对技术创新企业的补贴力度?另外,电池回收的准入门槛是否可以考虑设置强制性的标准,以此来避免鱼龙混杂的局面?
再比如,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该有基本的身份编号,依托现在的大数据基数,实现从生产、销售、使用、报废、回收、利用的全流程的可追溯,通过流向管控来避免大量退役电池流向黑市。
类似这些细化的举措,都应该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落实。无论如何,新能源汽车毕竟是一个高速挺进的风口行业,在前段造车环节要大力投入,在末端的零部件报废退役处理上更应该打好提前量,及时完善规则,避免行业无序扩张带来的各种污染风险。
来源:光明网
来源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i6950835565860225544/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页:
[1]